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《焦点访谈》 20191216 新澳门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

        时间:2019-12-16 22:12:16 来源:央视网 查看数:

        原标题:《焦点访谈》 20191216 新澳门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

        20年前,澳门回归祖国怀抱。20年来,澳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,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现代化都市,“一国两制”的实践成果斐然。在这块土地上,爱国爱澳的家国情怀始终如一。记者走访了几位澳门的普通人,听他们讲自己和祖国的故事,传达澳门同胞的心声。

        1999年,澳门回归祖国。那一年,这首《七子之歌》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由300名小朋友齐声唱响。孩子们纯净的童音、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。

        转眼20年过去了,澳门已经发生了蓬勃巨变,而这首歌仍然是澳门人心中最难忘的旋律。今年,仍然是在大三巴牌坊前,这首歌再次被唱响。

        领唱的这个澳门小姑娘叫龙紫岚,今年11岁。虽然她没有经历过澳门回归的时刻,但她的演唱依然饱含深情,让人动容。

        龙紫岚的妈妈梁剑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澳门80后,澳门回归祖国那年她17岁,国旗升起的那一刻,她真切感受到了温暖和自豪,而这20年来澳门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她更是亲眼见证,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了解这一切。

        这是在澳门的叶挺故居,澳门有许多这样的历史纪念馆,有空时龙紫岚的妈妈便会带着紫岚去参观。

        陶昶也是一位在澳门出生长大的孩子,小时候她对祖国并没有很特别的感受,有限的了解只来自课本。第一次让她强烈感觉到对祖国的热爱,是小学时到内地参加一个交流团,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。

        当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守护着国旗庄严走来,陶昶一下子被震撼了。

        之后,陶昶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赴内地交流活动,对祖国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
        对祖国了解越多,感情便越深。出于这种爱,无论何时何地,陶昶都会以行动守护祖国的尊严。陶昶乒乓球打得很出色,是澳门乒乓球代表队的成员。有时候陶昶出国比赛,会遇到一些外国人不清楚澳门和中国的关系,她便会认真解释。

        陶昶说,澳门是有家的,祖国就是澳门的家,要让全世界都知道。

        现在陶昶正在忙着准备申请保送大学,她想就读清华大学的经济专业。

        罗奕龙是澳门一名出色的医生,他业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,是澳门最大的青年社团之一——中华新青年协会的负责人。

        澳门有一个独特的传统,就是民间社团文化浓厚。现在澳门一共有60多万人,各种社会团体就有近1万个。这些社团为不同群体提供服务,也是民众和政府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,为维护澳门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        罗奕龙所负责的这个青年社团就是一个专门为青年人服务的组织,爱祖国、爱澳门是他们鲜明的价值观。

        青年人思想活跃,但是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,不够平和包容,所以罗奕龙所在的社团很注重引导青年理性思考、合理表达,以建设性的心态参与澳门建设。

        为了让澳门青年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,罗奕龙所在的社团每年都会组织十几个团去内地不同地方交流参观。

        要感受一个真实的中国,就不能只去那些先进、发达的城市,中国还有很多贫困的地方,社团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并不回避。

        参加过活动的青年人,很多回到澳门后,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帮助贫困地区。

        到现在,罗奕龙用业余时间做青年工作已经有15年,而他所在的社团也不断壮大,会员已经将近5000名。在澳门,还有很多这样的爱国社团、很多像罗奕龙一样的爱国人士,他们一直在努力,为建设澳门、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。

        罗奕龙说:“我们叫自己叫做火把,一个一个延伸开去,不一定做得很大,但是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东西会影响更多年轻人,火把精神就是这样子。”

        编辑:牛悦(R)

        网友评论Comment
          加载更多
          •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——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

          • 领航新征程

          •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

          • 供热急查队